吉林東北大米選擇機插具有省時、省水、省肥,增產、增效,深度適度、種植密度適度等特點。
機插水稻移栽后雖無明顯的返青期,但都有較長的蹲苗期,分蘗始期遲,生長速度慢;栽后5 ~15天生長進人正常,分蘗劇增,苗數日增量高達1.5萬左右,群體呈直線上升,這種增蘗勢頭一直延續到分蘗高峰期的出現;分蘗高峰期后苗數下降速度先快后慢, 隨著生育的推進而逐步緩和。與手插秧比較,分蘗成穗率偏低,但 成穗數仍然偏多。一般機插水稻足穗的主攻蘗位是移栽時頂葉和頂 葉以上兩個蘗位。
在同期移栽、措施相同的情況下,機插水稻葉面積指數前 期小,中期逐漸趕上,最大葉面積指數及成熟前葉面積指數均高于 常規手栽,這與莖蘗消長的特點完全吻合,而干物重生產與積累呈 “S”形曲線,兩者變化趨勢相同,終生物產量機插水稻高20%, 這是奪取機插高產的潛力所在。而個體生長量則不同,機插水稻的 葉面積和干物質積累量盡管逐漸接近,但主穗分化期要低25%,這就導致分化強度小,枝梗數和穎花量減少,這是機插水稻穗型變小的內在原因。
機插水稻群體的消長、物質的積累,決定了產量結構的特點,機插與常規手栽比較,具有穗數多、穗型小、結實率、千粒重 持平或略高的特點,以上就是關于水稻機插的相關知識。